淺談腸胃炎和大腸炎

2011-04-21 14:52:25

一般而言,胃腸炎和大腸炎是指胃壁黏膜和腸壁黏膜發炎,而引起腹部不適之腸胃道病症。其病因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較常見的病因是感染性(infectious)為大宗,包括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合併有細菌、病毒、原蟲、黴菌、等感染,其他像是一些特殊的藥物或抗生素、化學藥劑、食物毒素等,甚至如精神壓力、放射線治療、食物過敏、乳糖耐受性不良或是某些自體免疫疾病(如嗜依紅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或庫隆氏症)亦會引起腸胃炎之症狀。

  • 腸胃炎和大腸炎出現的症狀

胃腸炎較常見的症狀,以上腹部的症狀為主,包括嚴重嘔吐、帶有腹部急性絞痛、腸道痙攣及絞痛。另外伴隨著有腹脹、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瀉等胃腸相關的症狀都有可能。而大腸炎,常見症狀一般以下腹部的症狀為主,包括腹痛、食慾不振、腹瀉、血便、黏液樣血便、水樣便、裏急後重為主,但兩者的症狀亦可能重疊。較嚴重的患者可能合併有發燒、出活或是大量腹瀉(次數可達一至數十次)而造成體液喪失而導致脫水甚至休克,也可能造成貧血或體重減輕。其中稀糊水便和嘔吐物中可能有帶有惡臭、黏液甚至少量血絲。而早期脫水時的徵象包括:口腔黏膜或舌頭乾燥、皮膚飽滿程度變差、尿量減少、體重減輕。特別是老年人和嬰幼兒會有精神狀態不佳,顯得嗜睡、疲倦、激動或情緒不穩等症狀家屬要特別注意其症狀之變化。一般而言,嘔吐、腹瀉等徵狀約在一至四天後便停止,但也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例如沙門氏桿菌的細菌,此時患者可能的沒有什麼徵狀,卻是個帶菌者,其慢性感染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仍可以藉由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食物而傳染給其他的人。

  • 腸胃炎和大腸炎的原因

最常見腸胃炎和大腸炎的病因是以感染性(infectious)為主,病因是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合併有細菌、病毒、原蟲、黴菌等感染。細菌類的成因多為食物受細菌感染,生食、半熟或再煮熟的食物,特別容易染有細菌,尤其是含有奶類食品、經加工的肉類、魚生壽司等和不合衛生的烹煮器皿。一般以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引發的物中毒為大宗其餘屬於偶發或小流行性,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桿菌,另外還有因污染的飲水及食物造成霍亂弧菌的感染。在室溫下存放食物,很容易受到蒼蠅、果蠅、螞蟻、蟑螂的污染。故食物應盡量儲藏於低溫冷凍密封的容器中。而病毒性感染,例如秋冬或早春流行的輪狀病毒(Rota virus),輪形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除此之外,可引致胃腸炎的病毒還有腺病毒(Entericadenovirus)、腸病毒、手足口病毒、諾瓦克病毒(Norovirus)、腸腺病毒、星狀病毒(Aastrovirus)和托羅病毒(Torovirus)…等等。這些病毒性感染好發於幼童,可在幾天之內發病,大部分經症狀治療,可自行痊癒,但極少數病患亦可能發展為重症案例,導致死亡,特別是合併有下列症狀之患者:

  1. 活動力降低、嗜睡、手腳無力。
  2. 食慾不振。
  3. 發燒(退燒後經2-3小時又再度發燒)或持續性嘔吐。
  4. 呼吸急促、時常昏睡、肌躍性抽慉(像突然受到驚嚇般的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5. 心跳急促、不規律。
  6. 頸部僵硬、昏迷、肢體麻痺、意識不清時,應儘速就醫治療。

而原蟲性感染是以痢疾阿米巴原蟲和梨形鞭毛蟲病為主,由污染水或食物進入腸道,而造成大腸的發炎性病變,引起裏急後重、水樣便或黏液樣血便。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毒素,也可以引致胃腸炎,如馬鈴薯塊莖所生的嫩芽,也是有毒的。甚至誤食某些有毒的化學品,如砷、鉛及各種殺蟲劑等,亦可引起腹部不適之腸胃道病症。而其他少部分大腸炎的原因還包括病患使用抗生素後有關,腸內正常菌落的生態發生變化形成對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有利環境,而發生的偽膜性結腸炎(Pseudomenbranous colitis)。因動脈粥狀硬化或是阻塞性、血栓性病變,剝離性腹部動脈瘤、全身性血管炎,或血液凝固異常,也會引起腸道的缺血性大腸發炎(Ischemic colitis)。某些自體免疫疾病(如嗜依紅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或庫隆氏症)亦會引起慢性大腸發炎,也會造成腹痛、腹脹發燒、解血便之腸胃炎之症狀。一些甲狀腺機能亢進疾病、胃泌素腺瘤(gastrinoma)、類癌症群(Carcinoid syndrome)造成不正常荷爾蒙分泌,也會引起慢性腹瀉。

  • 腸胃炎和大腸炎的診斷

首先針對病人臨床症狀的種類和症狀持續之時間,最近接觸的飲食用水、環境、人物,最近的旅遊史,是否出國到過衛生環境落後的國家,過去的病史(疾病史,抗生素的使用,飲食習慣,家族史)作初步的判斷,胸部及腹部X光可提供參考,糞便的常規檢查及培養,血液的細菌病毒檢測,若對較困難或不明原因(如非特異性的)的病例而言,可能還是要靠大腸內視鏡檢查並配合做細菌培養及組織切片病理檢查。

  • 腸胃炎和大腸炎的治療

一般而言,輕微腸胃炎和大腸炎,在健康的成年人,在急性期,因腸胃道黏膜發炎,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急於進食是無益的,先禁食一至二餐約6~8小時讓胃部、腸道休息,待腸胃不適減緩,慢慢有了食慾之後,才從量少、少油脂、易消化之流質的食物如米湯或是清淡的果汁、稀飯、白吐司…等開始食物吃起,一邊觀察生理狀況,一邊增加低渣飲食物的攝取。低渣飲食是減少消化道殘渣的暫時性飲食方式,腹瀉時的過度飲食法,排除不易消化的纖維、肌肉筋膠、牛奶、乳製品,避免攝取太甜、太辣或刺激性、油性食物、產氣性食物,可以減少腸胃道機械性刺激與蠕動,同時避免殘渣刺激發炎及傷口,並顧及食物的全面營養。食物宜選去皮嫰肉、濾渣果汁、低纖柔軟蔬果、白吐司、白饅頭、白稀飯,減少粗纖維及硬梗葉菜,並適時補充水分、電解質與維生素。注意日常生活習慣,約2-3日即可痊癒。嚴重的嘔吐和腹瀉,會使身體流失水份,所以應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在急性或感染性腸胃炎和大腸炎,首重水份、電解質的補充和矯正水分、電解質的不平衡,依其病況予以適當藥物食物控制。一般市售的運動飲料因含糖份高,會加重腹瀉症狀,所以腹瀉嚴重病人,還是喝口服的配方電解質液或一定比例稀釋的運動飲料較適當。在嬰幼兒或老弱無法進食的病人,在劇烈嘔吐、腹瀉、出活後喪失太多水份,服藥未見改善,且出現虛弱、脫水症狀,可以給予靜脈注射點滴,補充水分、電解質和葡萄糖,但老年和心衰竭患者,則需經詳細評估後,再視情況決定治療方式。成年患者如果腹瀉不止,可以給病人服用輕度止瀉劑或解痙劑,以緩解症狀,但需要注意:未經醫生診療,不要隨便吃成藥或止瀉藥,不當止瀉會延長細菌在腸道的時間,尤其若糞便帶有血絲、膿黏液、惡臭等情形,會延長疾病治癒時間。一般症狀治療,都不使用抗生素,除非已經確知病原體是可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或原蟲感染,這樣的抗生素治療才是有療效。

若是病毒性感染而使用抗生素,不但沒有療效,還可能會弄巧成拙。部分的病患,亦可服用益生菌或乳酸菌製劑,藉以調整腸道菌叢,減緩腹瀉之症狀。另外,若是嬰幼兒的腸胃炎比成人腸胃炎的複雜得多,一旦合併發燒,一定要看醫生。其他若是連帶有嚴重的腹痛、嘔吐、糞便帶血,或延續時間較長,合併有高燒,複視、脫水休克、血壓下降、抽搐或癱瘓等現象,就要送患者到醫院,接受病因之診斷和適當的藥物之治療。不同病因引起之大腸炎,治療的方法亦不盡相同。例如因抗生素長期使用,引發的偽膜性大腸炎的治療則是停掉引起此種抗生素,並給予適當的支持療法,或改用metronidazole或vancomycin類之抗生素。

缺血性大腸炎的治療,視急性的程度及疾病的嚴重度,輕微者給予保守性治療,如靜脈輸液和抗生素及腸道減壓,若持續惡化,可能需要施行緊急手術。自體免疫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庫隆氏症、嗜伊紅性腸炎引起慢性大腸發炎的治療,治療藥物則為特殊的免疫抑制劑,例如類固醇、sulphasalazine、純5-ASA和免疫療法(如6-MP,cyclosporine,methotrexate)等藥物。

  • 預防的方法
  1.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是最佳的預防之道,最重要的是病從口入的觀念,飲食之前,一定要勤加洗手。洗手五步驟:濕、搓(20分鐘)、沖、捧、擦。

洗手五時機:吃飯前、如廁後、遊戲後、回家後、抱摸小孩前。

  1. 加強環境消毒方法,可用一瓢湯匙量(20cc)漂白水加入5公升(5000cc)清水稀釋,全面擦拭居家環境,尤其小孩遊戲區,此外廁所消毒濃度要用加倍(40cc)漂白水加入5公升(5000cc)清水稀釋,擦拭消毒,才能有效殺死腸病毒。
  2. 任何奶製品和經加工的魚肉類食物,如果在室溫下放置過久,便不宜進食。
  3. 平日烹調避免沾污細菌,注意手的衛生,蟑螂和蒼蠅的預防,注意廚房、器具和食材的清潔。如果罐頭食物的容器有所損壞,或內裏的食物有異,即應丟棄。最好備兩個砧板,一個處理生食,另一個處理熟食。
  4. 最好不要生吃食物,尤其是處理不當的海鮮、魚生壽司類。不要生飲未煮沸或未過濾之河水、地下水。
  5. 要注意各類食品的有效日期。注意外表是否完整、可靠廠商出品、製造日期以及使用期限,如果發現罐頭食物的容器有所損壞,或內裏的食物有異,即應丟棄。
  6. 避免細菌繁殖,故未食用完食物,應盡快儲藏於低溫、冷凍、密封的容器中保存起來。
  7. 加強衛生教育和提升環境衛生的品質,注重排泄物和汙水的處置。
  8. 隨著國際旅遊的盛行,去疫區的機率增加,外來人口的頻繁,國外流行的傳染病也漸漸增加,故必須加強檢疫、防疫的工作。
  • 結語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是最佳的預防之道,平日多注意飲食的衛生、少吃生鮮食物、不暴飲暴食,飯前、便後勤洗手。一旦發現有腸胃不適的症狀,應盡早就醫,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方能永保腸胃之健康。

 

 

 

 

本文出處:永信藥訊350期 2010.NOV